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科学实验能力强,能从事物理学及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科研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明显,未来能进入世界科学家或工程技术学术圈、逐步成长为国际学术界或工程技术界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的基础研究型或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型物理学人才。
二、培养思路
1.教育理念
按照“加强数理基础,突出学科交叉,强化综合能力”的理念,采取“本、硕、博”整体设计,实行贯通培养分阶段实施,在普通物理、四大力学等物理核心课程基础上,开设理工交叉领域选修课程;推行导师制实行个性化培养,加强科研训练以及小课题研究实践环节;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培养,选派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交流学习,着力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动态管理
每年选拔40名学生,根据其兴趣志向、数理基础和发展潜质,通过多次选拔,逐步确定最终入选物理试验班的人选。选拔学生的首要要求是要对物理学习、研究及应用有浓厚兴趣,有远大志向和抱负,并为此不懈努力。
学生在学习期间采取重新定位,退出与吸收相结合的动态进出机制。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变化或学习有困难,可以在每学期期末时申请转入物理专业普通班级;每学期学院将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调整;同时,吸收少量物理专业普通班级优秀学生加入试验班。
3.个性化培养
开设兴趣班、讨论班,加强科研训练和小课题研究等实践环节。大一着重开展以学科竞赛为主的专业认知实践训练。大二开始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为学生配备指导导师,进行学业指导和科研训练。在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可以申请其他学科的专业选修课程,允许一些优秀学生申请提前选修物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等。
实行三学期制。暑期小学期主要开设讨论班,进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短期国际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短期授课或讲座等。
4.国际交流
积极联系国际一流大学,每年选送部分优秀试验班学生前往国外一流大学进行一个学期的国际交流学习及科研训练,使得最终入选物理试验班的学生都有国外学习、交流经历。
三、培养方案
总体方案
1.指导思想
依据物理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我校理工交叉应用和工科优势的特点,强化数理基础,倡导数理基础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深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着力实施基础深厚及应用型物理拔尖人才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在培养模式方面,开辟人才培养特区,突破常规大胆改革,开辟形式多样的拔尖人才培养新途径。
2.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方向
主干学科:物理学
相关学科:应用物理学,理工科有关专业
3.主干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基础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理论力学、固体物理等。
4.主要实践环节
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国内外访学、毕业论文。
5.学制与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所修学分不少于培养方案规定的150学分,且满足课程设置中的模块学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