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站 |
姓名 |
研究方向 |
联系方式 |
物理学 |
李福利 |
1.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2.超快超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的操控; 3.光学机密测量与超分辩成像。 |
王玮 029-82668559 v.wang@mail.xjtu.edu.cn |
高 宏 |
1.量子光学; 2.光与原子相互作用; 3.量子信息; 4.冷原子物理。 |
陈光德 |
1.宽带隙半导体的物理性能研究; 2.激光及其应用; 3.非线性光学。 |
张淳民 |
1.空间光学; 2.成像光谱技术; 3.大气光学; 4.图像光谱偏振多维信息一体化获取技术; 5.高光谱大气遥感探测与反演技术;6.电图像处理; 7.新型光学仪器。 |
黄丽清 |
1.纳米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2.金属纳米结构组装体系光学特性及其应用; 3.微纳光学偏振器件; 4.光学功能材料。 |
张胜利 |
1.纳米结构及其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 2.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 |
李广良 |
1.数学物理; 2.理论物理; 3.凝聚态物理。 |
王延申 |
1.低维可积理论及其应用; 2.凝聚态物理中的强关联系统。 |
徐忠锋 |
1.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2.核物理及技术; 3.磁流体计算。 |
Dieter Hoffmann |
1.离子束驱动高能量密度物理; 2.离子束或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3.加速器物理; 4.核天体物理。 |
赵永涛 |
1.等离子体物理; 2.粒子束科学技术。 |
高韶燕 |
1.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2.微纳光学与表面等离激元的量子调控; 3.精密测量物理。 |
李宏荣 |
1.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2.量子光学。 |
李蓬勃 |
1.量子物理及其应用; 2.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3.固态量子器件及其应用。 |
栗建兴 |
1.基于强相对论激光脉冲的QED 问题研究; 2.量子自由电子激光器机理; 3.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4.全光X或伽玛射线脉冲制备。 |
刘 博 |
1.冷原子与冷分子物理; 2.凝聚态物理理论; 3.量子调控与量子计算; 4.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 |
任 韧 |
1.强关联电子系统输运; 2.半导体超高灵敏度成像光谱; 3.原子单分子激光精密操控; 4.超短强激光功率设计,通信; 5.光场调控原子材料模拟计算。 |
任雪光 |
1.带电粒子与原子分子及团簇碰撞动力学; 2.强激光场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 3.团簇体系中的能量及电荷转移过程。 |
夏明岗 |
1.纳米材料CVD生长及其物理性质和器件; 2.柔性电子器件与力学功能薄膜; 3.低维新结构、声子、热导和热电; 4.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器件; 5.低维系统自旋电子学。 |
杨 宏 |
1.微电子器件及其可靠性; 2.太阳电池及其光伏发电; 3.光电器件及其应用。 |
张 磊 |
1.水溶液中微观体系的复杂凝聚合作现象与规律的冷冻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2.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实验研究。 |
张 沛 |
1.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 2.量子信息; 3.量子光学; 4.成像技术。 |
张 朋 |
1.强关联材料计算(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费米子材料); 2.极端条件下材料的性质计算; 3.量子相变; 4.数值模拟方法。 |
宋晓平 |
1.磁学与磁性材料; 2.能源材料; 3.电子封装材料; 4.电接触材料; 5.纳米功能材料。 |
孙占波 |
先进功能材料。 |
杨志懋 |
1.纳米材料晶体生长; 2.等离子体物理与真空电弧行为; 3.先进功能材料。 |
王亚平 |
1.电子封装材料; 2.电接触材料。 |
杨 森 |
1.磁学与磁性材料; 2.凝聚态物理; 3.材料相变与磁性相变; 4.磁致伸缩; 5.多铁现象与材料。 |
杨生春 |
1.贵金属纳米晶可控合成及其电催化及其光学特性(表面拉曼增强方向); 2.超级电容器材料设计与开发; 3 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其光催化; 4.纳米材料表面催化及其理论计算; 5.纳米光热材料设计及其应用。 |
赵铭姝 |
1.新型锂离子电池体系的构建; 2.动力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 3 储锂电极材料的嵌脱锂机理。 |
张 晖 |
1.材料晶体结构分析; 2.先进钛合金; 3.材料成分设计与性能表征。 |
赵 翔 |
1.凝聚态物理学; 2.碳基纳米材料化学物理学; 3.计算化学与分子设计; 4.应用量子化学; 5.团簇分子材料理论模拟及第一性原理计算。 |
张志成 |
1.PVDF基高储能电介质材料研究; 2.新型氟聚合物合成及应用; 3.PVDF基高性能压电材料及器件研究。 |
丁书江 |
1.无机非金属材料; 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3.超级电容器材料; 4.纳米结构碳复合材料; 5.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
井新利 |
1.导电/纳米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 2.含硼高分子的物理与化学; 3.石墨烯基医用材料。 |
和 玲 |
1.功能高分子材料; 2.含氟高性能涂膜材料; 3.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4.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析; 5.结构可控材料的构筑及自组装。 |
于德梅 |
1.高分子微纳米结构调控及其电性能、热性能及力学性能; 2.高分子流变学、功能高分子材料。 |
|
孟令杰 |
1.碳纳米管的生物毒性、功能化改性、以及在生物支架和靶向送药方面的应用; 2.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组装、功能化包覆改性以及在肿瘤造影诊断和光热疗中的应用; 3.新型天然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和改性; 4.氧化石墨烯等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改性和生物应用研究; 5.荧光纳米材料的设计和生物应用研究。 |
曹瑞军 |
1.天然抗氧化剂与健康; 2.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研究; 3.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研究; 4.光固化树脂体系研究。 |
张彦峰 |
1.环境敏感高分子材料; 2.高分子基生物纳米材料用于药物和基因传输; 3.基于触发响应自重排的化学生物传感器; 4.基于可逆动态化学键的新型聚合物体系的开发,用于橡胶、树脂、涂料、粘合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 |
段新华 |
1.活性药物中间体制备; 2.可见光催化有机反应研究; 3.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4.耐高温有机光学薄膜的制备。 |
郭丽娜 |
1.过渡金属催化的自由基偶联/环化反应研究; 2.有机金属试剂的制备及其在功能有机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3.手性配体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
周桂江 |
1.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2.功能化磷光配合物设计、合成及应用; 3.光电功能高分子; 4.有机金属配合物光限幅材料; 5.新型配合物磷光探针分子设计、合成与应用。 |
曾 荣 |
1.过渡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新型过渡金属络合物在有机合成方法学中的应用; 3.新型过渡金属络合物在小分子气体活化中的应用; 4.有机小分子的选择性官能团反应。 |